电子商务格局下的营销未来

  • 2010-11-03 16:07:41

           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今年都是电子商务爆发性成长的一年。大平台业绩的突飞猛进、垂直B2C的发力与加大投资、传统企业的涉足。这无一不说明,大家都已经清楚地看到,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时代,已经来临。

      电子商务未来的格局

      经过10年左右的探索与实践,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格局架构已经逐渐清晰。淘宝在击败eBay之后,成为了最重要的网购平台,实际上,它已经越来越具有“B2C局域网”的意味。而且,从事电子商务的人群(饶有意味的是,B2B现在已经逐渐被排除在电子商务之外了,所谓的‘电商’,现在往往只指B2C)也在逐渐分成“做淘宝“和”不做淘宝“的两类。

      “做淘宝”的好处是能够倚仗淘宝的高流量,但坏处在于容易受到局限,这些局限来自于淘宝流量,也来自于淘宝的各种游戏规则限制,甚至也来自于对淘宝过多的依赖性。“不做淘宝”的好处与坏处与“做淘宝”恰恰相反。淘宝诞生了众多名震电子商务的“淘品牌”,但名震天下的凡客却从来没去淘宝开过旗舰店。

      今年另外一个风向标是垂直型的B2C网站的迅速崛起,麦网、京东、红孩子之类网站不仅生意突飞猛进,也都获得了巨额风险投资。他们也自有挑战淘宝的能力。以京东为例,淘宝电器城的商品价格的确很难与京东相比,并且,京东有着越来越强大的供应链体系,它不断地在各地建设分仓,以期解决物流问题并以此为筹码,压低进货成本。麦网会经常寄给会员DM期刊,这种数据库营销的能力,也非淘宝上的卖家所能比拟的。

      传统企业亦是不甘人后。在垂直领域,苏宁已经推出网上商城,银泰今年更是斥巨资进入,宣称明年就要做10亿,东方家园不久也会推出网上商城,国美盛传也将收购世纪电器网。制造商的电子商务,今年的热度甚至让专做购物网站系统搭建的Shopex公司赚得盆满钵满。自己建站或是在淘宝上开旗舰店的,比比皆是,不上网卖货,几乎成了落伍的代名词。

     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与淘宝之争,他们都相互指责对方屏蔽了搜索,实际他们的确都如此做了。淘宝推出的一淘正是为了对抗百度的搜索优势,他们应该都很清楚,未来电子商务的格局,将是:购物搜索+购物平台+垂直网站+品牌型网站。

      购物搜索将是电子商务生态链最上端的产品,也肯定是盈利最大的,是电子商务的市场格局中最重要而且纯属互联网产品的“业态”。这正如淘宝的直通车,就是一个“局域网”的购物搜索,也是淘宝最大的收入来源。但淘宝很清楚,随着淘宝卖家的逐渐壮大,淘宝阻挡不了他们去外部建站的趋势,而这部分客户,正是淘宝和百度争夺的关键。淘宝和百度互有优势,淘宝对电子商务的熟捻程度非百度所能比,但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上拥有垄断性的优势,所以,未来会如何,真的还很难说,最大的可能是,淘宝对品牌型B2C搜索具有优势,而百度则对垂直B2C的搜索具有优势。

      至于平台,淘宝的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中,是无人可以撼动的。淘宝的优势,流量当然是一个方面,但亦要归功于多年来培养起来的庞大的C2C市场,这个市场,其实是长尾化的B2C,也是一个互联网2.0品牌的孕育基地。甚至可以这么说,没有C2C的厚度,就不可能成为B2C的平台。百度在有啊失败之后,推出了与日本合作的乐酷天。乐酷天显然比有啊要准备充分,它的一些宣传点也的确戳到了淘宝的软肋,但是,乐酷天自身的软肋却正是没有C2C作为支撑。没有C2C,他就不可能孕育出淘宝所谓的“网货品牌”或是“淘品牌”,它也就只能拾传统品牌的牙慧,因此,对渠道和传统品牌也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。但乐酷天依然能通过市场细分获得一定的优势,比如,更严格的正品把控或是商品档次上比淘宝高一个档次。

      拍拍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平台,腾讯历来后发制人,虽然它的基因中缺乏“商务”,但腾讯有着中国最为庞大的客户群。并且,IM不仅是电子商务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,也是一个重要的入口,而腾讯拥有QQ的巨大优势,显而易见。但腾讯基本上还是一家“娱乐”的公司,拍拍要想成功,取决于能融入多少“商务”的思维。但无论如何,腾讯都可能是淘宝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,它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,有着全面的领先优势,何时发力,从哪里发力,可能都会让竞争对手意想不到。

      垂直型的B2C,现在看来似乎正在走一个弯路,京东、红孩子、卓越、当当都在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品类,如果它们希望成为“平台”,这样的做法倒也没错,但这样就必须直面挑战,它的终极目标就是战胜淘宝,但我认为它们并没有胜算。在互联网行业,多年前定位论之父阿尔·里斯就说过“要不惜一切代价,避免沦为品类中的第二名”,因为第二名根本没有前途,我实在看不到上述网站有替代淘宝的能力。但垂直并不代表着一定要细分一个品类,它也可能是一个业态或一个市场的。比如一号店就是定位于“网上沃尔玛”,它是垂直于宅配或者说网上超市;社区型的B2C篱笆网则垂直于结婚市场。

      但这些B2C网站,如果不聚焦于它们能力的核心而肆意扩张的话,那就是自取灭亡之路。全能型的B2C有机会,但只会像亚马逊一样,存在一个,其它都只能是细分市场的。互联网行业的人经常说“深度是传统行业说法,互联网是平的,入口有限”。但我不认为在平的世界里,消费者的心智就会改变,消费者依然会觉得,“淘宝”是购物平台,“京东”是卖电器的,“一号店”是超市,“凡客”是卖衣服的,……但他们对每个类别而言,只会记住一个。

      相较而言,品牌型的B2C市场反而更有机会。如果说搜索、平台与垂直的机会大多在互联网公司的话,那么,品牌型B2C的机会则大多掌握在传统制造商手上,凡客诚品,则是给制造商上了很好的一课。

      B2C给予传统厂商的机会

      但为什么凡客是互联网企业而非传统企业创造的呢?这关键的因素在于思维,大多数厂商意识不到,互联网给予了行业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,但把握这样的机会必须抱着创业的心态,不能依靠以往的旧观念,而必须融入到互联网商业的思维中来。

      但商人之所以是商人,乃是因为他们对商业有着天然的嗅觉。在“被教训”、“走弯路”之后,他们终究会懂得互联网的游戏规则,也终究会发现互联网所蕴藏的巨大金矿,如果能够扬长避短,发挥自己原有的核心优势,那么,传统厂商是会在互联网的商业浪潮中大有作为的。

      然而,什么是“长”,什么是“短”呢?对传统厂商而言,制造能力、供应链能力、品牌运营、推广能力是长,但互联网的技术、互联网上的推广能力是弱的。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今年都是电子商务爆发性成长的一年。大平台业绩的突飞猛进、垂直B2C的发力与加大投资、传统企业的涉足。这无一不说明,大家都已经清楚地看到,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时代,已经来临。

      电子商务未来的格局

      经过10年左右的探索与实践,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格局架构已经逐渐清晰。淘宝在击败eBay之后,成为了最重要的网购平台,实际上,它已经越来越具有“B2C局域网”的意味。而且,从事电子商务的人群(饶有意味的是,B2B现在已经逐渐被排除在电子商务之外了,所谓的‘电商’,现在往往只指B2C)也在逐渐分成“做淘宝“和”不做淘宝“的两类。

      “做淘宝”的好处是能够倚仗淘宝的高流量,但坏处在于容易受到局限,这些局限来自于淘宝流量,也来自于淘宝的各种游戏规则限制,甚至也来自于对淘宝过多的依赖性。“不做淘宝”的好处与坏处与“做淘宝”恰恰相反。淘宝诞生了众多名震电子商务的“淘品牌”,但名震天下的凡客却从来没去淘宝开过旗舰店。

      今年另外一个风向标是垂直型的B2C网站的迅速崛起,麦网、京东、红孩子之类网站不仅生意突飞猛进,也都获得了巨额风险投资。他们也自有挑战淘宝的能力。以京东为例,淘宝电器城的商品价格的确很难与京东相比,并且,京东有着越来越强大的供应链体系,它不断地在各地建设分仓,以期解决物流问题并以此为筹码,压低进货成本。麦网会经常寄给会员DM期刊,这种数据库营销的能力,也非淘宝上的卖家所能比拟的。

      传统企业亦是不甘人后。在垂直领域,苏宁已经推出网上商城,银泰今年更是斥巨资进入,宣称明年就要做10亿,东方家园不久也会推出网上商城,国美盛传也将收购世纪电器网。制造商的电子商务,今年的热度甚至让专做购物网站系统搭建的Shopex公司赚得盆满钵满。自己建站或是在淘宝上开旗舰店的,比比皆是,不上网卖货,几乎成了落伍的代名词。

     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与淘宝之争,他们都相互指责对方屏蔽了搜索,实际他们的确都如此做了。淘宝推出的一淘正是为了对抗百度的搜索优势,他们应该都很清楚,未来电子商务的格局,将是:购物搜索+购物平台+垂直网站+品牌型网站。

      购物搜索将是电子商务生态链最上端的产品,也肯定是盈利最大的,是电子商务的市场格局中最重要而且纯属互联网产品的“业态”。这正如淘宝的直通车,就是一个“局域网”的购物搜索,也是淘宝最大的收入来源。但淘宝很清楚,随着淘宝卖家的逐渐壮大,淘宝阻挡不了他们去外部建站的趋势,而这部分客户,正是淘宝和百度争夺的关键。淘宝和百度互有优势,淘宝对电子商务的熟捻程度非百度所能比,但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上拥有垄断性的优势,所以,未来会如何,真的还很难说,最大的可能是,淘宝对品牌型B2C搜索具有优势,而百度则对垂直B2C的搜索具有优势。

      至于平台,淘宝的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中,是无人可以撼动的。淘宝的优势,流量当然是一个方面,但亦要归功于多年来培养起来的庞大的C2C市场,这个市场,其实是长尾化的B2C,也是一个互联网2.0品牌的孕育基地。甚至可以这么说,没有C2C的厚度,就不可能成为B2C的平台。

    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
    推荐阅读

    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kaitao.cn (开淘网) All Rights Reserved